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三部門聯合發文,公布2021年度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績效評價結果,淄博市淄川區獲評優秀等次,在全國67個資源枯竭城市中排名第4位,列區(縣)級第2位。
這是淄川區第5次獲此殊榮。
煤炭開采收入一度占到财政收入近三成的淄川,究竟靠什麼擺脫資源依賴、激發轉型升級内生動力,并在全國屢屢“出圈”?
作風轉變注入“新力量”
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是個世界性難題。
“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是個艱難漫長的過程,但資源枯竭不是城市轉型升級的包袱,而是跨越發展的動力,這就需要我們擺脫資源枯竭的思想束縛,激發全體黨員幹部矢志轉型的内生動力,堅持‘産業強區、生态興區、作風立區’的發展戰略,立足本地産業,推動創新鍊、産業鍊、資金鍊、人才鍊全方位融合,努力實現存量‘煥新’和增量‘換乘’。”淄博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淄川區委書記田兵兵說。
為了推動黨員幹部作風持續轉變,激活黨員幹部這個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關鍵變量”,淄川區開展一線黨委、一線支部創新實踐,成立一線黨委9個、一線支部146個,帶動黨員幹部在一線當先鋒、作表率,有力有效服務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落實,持續擦亮“我在一線、實幹淄川”作風品牌;深入實施作風建設提升三年行動,開展“服務提升突破”試點,組織幹部赴浙江桐鄉體悟實訓,落實容錯糾錯、澄清正名機制,各級幹部以嶄新精神面貌投入服務經濟發展大局;大力實施“一号改革工程”優化營商環境,深化“一窗受理”“一鍊辦理”改革,推行企業開辦“一站式”辦理,200項主題事項實現“一鍊辦理”,80個行業實現“一業一證”、準入即準營,實現“出生、就業、置業”等6個“一件事一次辦”,創建“無證明城市”,1207項證明實現材料免提交,着力打造服務高地,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高效便捷舒适健康的一流環境。
一個又一個的黨員幹部,成為攻堅克難的尖兵。
VC小鎮是淄川區松齡路街道服務的重點項目,按照計劃,6月底前,街道需要完成65處廠房、民房的拆除,拆除面積21.7萬多平方米。需要拆除的建築中,有的存在近20年的院落産權糾紛,有的曆經多輪拆遷都紋絲沒動,此外還要遷移墳墓270餘座……難度可想而知。
面對繁重的拆遷任務,松齡路街道以“我在一線、實幹松齡”的工作理念為抓手,堅持黨建引領,上下聯動形成合力,以“啃硬骨頭”的拼勁加快推進征地拆遷工作。下崗職工沒錢無力搬遷,社區書記就千方百計幫忙尋找合适的住處;店鋪因曆史遺留問題成因錯綜複雜,工作人員就耐心細緻調查,幫店主弄清地籍狀況……曆時4輪41天的努力,松齡路街道完成項目涉及的用地征收、院落拆遷簽約工作,提前26天完成征拆任務。
“這裡将建設60萬噸/年玉米深加工和10萬噸/年聚乳酸兩個項目,項目全部完成後,這裡将成為全球最大的VC生産基地,有力促進淄川區工業轉型升級。此外還要配套建設生态文旅項目和生态水系。”松齡路街道辦事處主任沈聖慧說。
産業轉型有了“新引擎“
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是重中之重。
近年來,淄川累計關停各類企業近3000家,建陶、耐火産能分别壓減80%、62%,連續實施兩輪“五年300億”技改計劃,建陶、耐火、機械、紡織等傳統産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一方面優存量,一方面擴增量。
“我們這條生産線,是國内首條、也是唯一一條高比能量锂氟化碳電池規模化生産線,一舉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内空白。”云顶集团游戏app總經理、技術總監方治文的話語裡充滿了自豪。
2008年開始,淄川區按照“政府搭台、引才聚智、科技唱戲、推動發展”的總體思路,舉辦每年一屆的“百名專家淄川行暨科技成果引進洽談會”,并從2012年和2016年開始,分别增加了“百家企業院校行”和“百名博士企業行”活動。
15年來,超過1100家(次)高校院所、130餘人(次)“兩院”院士、4200多人(次)國内外專家到淄川開展技術指導和項目合作,21位院士在淄川設立工作站。淄川建成啟用170多家研發平台,累計推動1500多項科技成果落地轉化,高新技術企業達到99家,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占比由2008年的31.29%增長至如今的47.1%。
作為氟碳材料專家,方治文原是天津大學教授,通過“百名專家淄川行暨科技成果引進洽談會”與淄川結緣,讓以水泥、氧化鋁生産為主的云顶集团游戏app成功實現了“彎道超車”的夢想。
加快新裝備、新醫藥、新材料、新基建“四新産業”倍增;抓好建材建陶建築、商貿物流電商、紡織服裝高端化“三大優勢産業”轉型提升,把突破物流産業作為推動老工業區轉型跨越的新賽道、新動能;以龍頭企業帶動産業集群式發展,全力打造山能淄礦集團新材料、吉利江北基地及配套産業兩個千億級産業集群,支持魯泰、金城、新星、魯維、凱盛、重山、方大等骨幹企業建設百億級企業集團;新增市級以上瞪羚類企業26家、智能車間53個,省級以上綠色工廠、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業18家……淄川正由一個以建材、紡織、機械、化工等為主體的老工業基地,逐步邁向以新材料、新醫藥、新裝備、新基建為主導的新型工業化城市。
淄川經濟開發區獲評首批國家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園區,列入國家級開發區培育名單;深化“一區多園”發展模式,支持建設汽車産業、生物制藥、激光産業等15個專業産業園區,成功引進一批行業頭部企業,吸引省外到位資金177億元;創新發行境外美元債,籌集資金近1億美元;密切政銀企合作,過去五年新增挂牌上市企業35家,基金規模突破100億元……淄川不斷推動區域發展由資源依賴向平台賦能、金融賦能轉變,為城市轉型升級打造新引擎。
廢棄礦山煥發“綠色力量”
作為一個擁有百年資源開采史的老工礦區,粗放開發、環境污染、生态破壞帶來的遺留問題,是淄川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難題。如何将劣勢變為優勢,考驗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也關系着城市的未來。
眼下,由省地礦局八〇一隊與中國華電集團山東公司、省科學院合作開展的利用廢棄礦井抽水蓄能發電多能互補能源綜合體項目,正在淄川區昆侖鎮建設。
這是國内利用廢棄礦區礦坑水開展資源化能源化利用的首次嘗試,項目計劃總投資33億元,首期投資5億元,利用廢棄礦區礦坑建設30萬千瓦農光互補電站及22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配套建設水源熱泵供暖系統及智慧農業綜合體,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打造“光伏電站—生态農業—抽水蓄能—水源熱泵”一體化能源綜合利用新模式,為全國廢棄礦區高效綜合利用提供淄川樣闆。
而在幾十外的羅村鎮黛青山,軟籽石榴大棚裡已經挂滿了果實。占地上千畝的黛青山,原本是座布滿礦坑的荒山,如今,經過多年的修複,已經綠樹如黛、花果滿山。
面對曆史欠賬多、治理資金缺口大等難題,淄川區認真踐行“兩山”理論,堅持“生态優先、轉型發展”主題,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深化産業結構轉調的同時,積極探索多元化全域生态修複和土地整理新機制,對全區生态破壞區域進行系統化治理和一體化修複。
淄川區聚焦能源轉型,把新基建作為加快倍增的“四新産業”之一,充分利用廢棄煤井、礦坑,推進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加快打造新能源高地、智慧能源産業範式。淄川區與華電集團手牽手合作,成功簽約投資150億元的“光儲氫熱”一體化智慧能源基地項目;充分發揮齊魯雲商、功力機器等的技術優勢、模式優勢,落地開工能源管理中心項目,建設國家乃至世界先進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形成“一網觀全域、一網管全城”的能源管理體系,智慧能源智能化管理和結構優化升級邁出關鍵步伐;規劃引進華電儲能高端裝備制造産業園,積極幫助魯泰、魯維、凱盛、魯中水泥等區内骨幹企業建設近零碳産業園,加快推動主導産業綠色變革,着力重塑淄川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通過多元化推進全域礦山生态修複和土地整理,淄川有效解決了鄉村耕地碎片化、空間布局無序化、土地資源利用低效化、生态環境破壞等問題,探索出一個變廢棄礦山資源為發展資本,土地高效集約開發利用,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推動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淄川區相關經驗做法在2019年全國信息化推進制度創新暨“淄博實踐”現場會上被推廣推介,“山東省地質環境修複工作現場會”“全省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現場會”先後在淄川召開,相關經驗推薦上報中央改革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