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成功攻克氟化碳等關鍵核心技術,建成後将是國内首條高比能量锂氟化碳電池規模化生産線,打破國外技術壟斷,填補國内空白。”山東云顶集团游戏app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魯淄對此非常自豪。
在山東云顶集团游戏app有限公司,總占地300畝的重山光電锂氟化碳電池項目正在積極建設中。10年前,山東云顶集团游戏app有限公司開始謀求轉型升級,布局未來産業,跳出水泥找坐标,直接躍入了高端光電材料行業的新賽道。
在淄博市淄川區發改局局長付志欣看來,“重山光電是云顶集团游戏app轉型升級的标志性項目,也是淄川區轉型升級的縮影。”
産業換道“地下”轉“地上”
眼下,總投資44億元的淄川生物醫藥産業園項目建設正酣。項目二期規劃的12個單體建築中已有兩個完成竣工驗收、6個進入施工階段。今年1至6月份,全區總投資670.43億元的100個第一批重點項目開工78個,累計開工率78%。
淄川區是擁有百年煤炭開采曆史的老工業區,2011年被列入國家第三批資源枯竭城市。近年來,淄川區堅持産業強區、生态興區、作風立區,統籌推進經濟結構轉變和營商環境改善,在2011-2021年全國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績效考核中,五次獲得優秀等次。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産業優化升級。近年來,淄川區堅決淘汰落後産能,累計關停各類高耗能企業近3000家,資源采掘業占比下降超過20個百分點,騰出存量發展空間2萬畝。
大力實施技術改造,進一步整合優化建材、化工、機械、耐火等傳統産業,連續實施兩輪“五年300億”技改計劃,加快推進傳統産業優化升級。截至2021年底,全區累計實施重點技改項目831個,投資規模達到723.12億元,新增制造業新經濟企業44家。
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大力推動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等新技術應用,智能制造、新醫藥、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四強”産業占比35%以上,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占比46.84%。功力機器“電機工業互聯網平台”、東華水泥“工業大腦”、齊魯雲商等新經濟新業态新模式破題起勢,凱盛新材成功在深交所上市,主闆上市企業達到3家。
此外,淄川區健全完善重大項目推進機制,落實“一個重大項目、一名區領導挂包、一個責任部門牽頭、一套工作方案推進”的“四個一”工作機制,建立重大項目手續辦理台賬和亟需解決問題清單,努力營造前期服務快、要素保障快、協調服務快、解決問題快的一流項目建設環境,跑出項目建設的“淄川加速度”。
據了解,今年以來,淄川區累計召開各類協調會90餘次,解決實際困難500餘個;100個重點項目已辦結各項手續533項,手續辦結率達到88%。
園區建設“築巢引鳳”
位于淄川經濟開發區吉利新能源多功能高端商用車項目,是山東省“四個一批”重點項目、淄博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寄托着幾代淄博人、淄川人的“汽車夢”。從2020年1月13日簽約到8月28日新産品下線,僅用了7個多月的時間,創造了新的“淄川速度”,淄川區也把發展新能源汽車産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把吉利汽車年産15萬輛新能源高端商用車項目作為開發區“一号工程”,從土地指标、能耗保障、園區建設等方面加快推進項目,力争2023年達成全産能目标,成為吉利集團北方生産基地。
作為首批全國‘産業轉型升級示範園區’,淄川經濟開發區是淄川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升級的主戰場、主陣地。淄川區将經濟開發區确定為“汽車之城、生物藥谷、電商智彙、宜業之家”的發展定位,深化“一區多園”發展模式,對轄區内12個社區開展舊村改造,新建園區面積1.7萬畝,建成标準化廠房200萬平方米,在建75萬平方米,有效拓寬企業發展空間,成功引進一批行業頭部企業,吸引省外到位資金177億元。
此外,創新發行境外美元債,籌集資金近1億美元,支持建設汽車産業、生物制藥、激光産業等15個專業産業園區,形成了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産業集群和百億級生物制藥、激光裝備産業集群。
人才引領“疊新智變”
政府搭台讓企業的創新需求與專家的科技成果精準匹配,助推了傳統企業“老樹發新芽”,也培育了一批技術領先的科創企業。自2008年起連續14年舉辦“百名專家淄川行”活動,此後,又連續舉辦“百名博士企業行、百家企業院校行”活動,闖出了依靠産學研合作加快轉型發展的“三百三行”區域科創路徑。
通過淄川區科技局局長張紅軍介紹,了解到目前已有累計超過1100家(次)高校院所、130餘人(次)‘兩院’院士、4200多人(次)國内外專家到淄川開展技術指導和項目合作,21位院士先後在淄川設立工作站,累計簽約項目600項,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1500餘項。
“三百三行”活動的持續開展為淄川轉型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目前,全區有300餘家企業與相關高校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新增省級以上研發平台74家,自主培育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40名,27項科技成果獲省級以上科技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占比由2012年的20.6%增長至2021年的46.84%。
綠色發展惠及民生
位于淄川區羅村鎮河東村的黛青山,過去山上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廢棄礦坑,建築垃圾漫山遍野。2013年,經營煤炭生意的河東村村民張漢修承包下這座荒山,大力發展軟籽石榴等特色果蔬農業,将昔日“鳥無枝頭栖、人無樹乘涼”的礦坑變成了如今“低頭見綠蔭、擡頭見鳥飛”的花果山。
淄川區深入踐行“兩山”理論,加快推進生态修複,積極推進礦山土地複墾,創新構建多元化生态修複和土地整理新機制。目前區190處關閉廢棄礦山及圖斑已完成生态修複任務144處,2025年底前完成。
大力實施“一山兩河”系列生态工程,建設南部森林公園、濕地水系等重大項目,城鄉功能品質和人居環境持續改善。2021年,全區空氣優良天數221天,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穩定優于三類以上,成功獲評省級生态區,城鄉功能品質和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此外,聚力攻堅生态治理,穩妥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嚴格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積極推動光儲氫熱一體化智慧能源基地建設,加快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