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集团游戏app工作人員在進行産品研發。
淄川區多家高新技術企業負責人獲得淄博市第一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榮譽證書。
依資源而興的淄川做着時代抉擇。煤炭資源枯竭,石灰石礦山因環保、安全生産問題面臨關停……作為一座老工業城市,這些都是淄川曾遇到的艱難困局。困局之下,高新技術産業在淄川異軍突起,這座老工業城市也因此迎來了發展的“破局”之光。
再沒有比科技創新更好的發展手段了。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的翻番,到企業獲得研究開發财政補助金的提高,再到企業技術交易合同登記額的上漲。數據變化的背後,不僅是一個個喜人成果的取得,更是淄川區揮動高新技術翅膀,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秘訣”。
從20家到63家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不斷增長
“非常幸運能夠在淄博市第一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中獲獎,通過與衆多對手企業的‘較量’,不僅讓我在個人創業和企業創新方面收獲頗豐,也深切體會到了淄川區對高新技術的重視。”
11月20日,在得知獲得淄博市第一屆高層次人才創業大賽創業企業類優勝獎的消息後,企業家丁建武喜不自勝。此次比賽,能夠在衆多優秀企業中脫穎而出,更笃定了他在淄川區繼續創業的決心。
這幾年,像丁建武一樣,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選擇在淄川區安家落戶。
“2020年度淄川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預計達到63家,2019年度是46家,2018年度為30家,而2017年度僅20家。”
淄川區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汪洪新坦言,成倍增長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也成倍地催發出淄川區經濟轉型發展的信心。淄川區這座老工業城市,正在創業、創新中脫胎換骨,在高新技術産業的落地轉化中再沐榮光。
在山東省上下聚力建設新舊動能轉換國家綜合試驗區,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趨勢下,淄川區作為一座依托資源發展起來的老工業城市,始終以“改革謀出路、靠實幹求新生”。
在不斷加強對高新技術産業和高端人才的重視過程中,淄川區将“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态、新産業”為代表的新經濟作為經濟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讓這座資源枯竭的城市在新舊動能轉換的浪潮中逆襲而上。
“2018年度淄川區僅有6家企業獲得了山東省企業研究開發财政補助資金240.04萬元,2019年度有42家企業獲得補助資金1033.88萬元,而2020年度有75家企業拟申報2257.31萬元補助資金。”
在提到資金對高新技術企業科研創新的支持作用時,汪洪新表示,隻有強化企業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才能更好地激發淄川區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活力。
除卻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淄川區還構建了“3+3+3”全生命周期創新生态,圍繞“苗圃——孵化器——加速器”3個階段,每個階段3年左右的時間,聚合平台、人才、金融、服務等要素資源,營造良好的生态體系。
“以此實現對創新、創業、創造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和扶持,引導支持各類創新團隊和企業快速成長,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不斷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汪洪新說。
13年請來3600名專家教授
“5年前,我受淄川區委、區政府的邀請,通過‘百名專家淄川行’活動與云顶集团游戏app展開新材料産業的合作,進行半導體材料、新型高能量密度電池等六大闆塊的研發生産工作。”11月21日,云顶集团游戏app總經理、技術總監方治文,在談到與淄川結緣的經曆時感慨萬千。
在方治文看來,從核工業理化工程研究院研究員、天津大學兼職教授到企業技術負責人,工作、身份的不斷疊加,不僅是作為科研人員積極助力國家發展戰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積極承擔地區科技創新發展責任的象征。
2008年,淄川區委、區政府面對資源枯竭帶來的種種矛盾和發展困境,以破解區域創新發展瓶頸為突破口,實施了“百名專家淄川行”活動,創新人才智力引進使用模式,開啟了淄川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升級的大幕。
2012年和2016年又相繼啟動“百家企業院校行”和“百名博士企業行”活動,形成了具有淄川特色的“三百三行”活動。
“三百三行”系列活動舉辦至今,已構建了從“請進來”到“走出去”,再到打通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的産學研合作體系,為地區經濟轉型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目前,研發工作已經到了終試階段,特别是功能氟碳材料科研成果正在轉化落地,它的延伸産品锂氟化碳電池也将實現産業化。”
方治文透露,預計2021年10月前,項目一期年産100萬支高比能锂氟化碳電池的生産線将會投産,這将是國内首條氟碳材料産業化生産線,未來将帶動國内的氟碳行業快速發展。
“‘三百三行’系列活動在不斷實踐中促進了本地企業的思想轉變,他們越來越重視科技人才,學會了有問題第一時間找專家,形成了崇尚科學的良好氛圍。”汪洪新介紹說,“百名專家淄川行”活動迄今已走過了13個年頭,有3600多名專家教授走進淄川,1200多項科技成果在當地生根開花,160多家研發平台建成啟用,為淄川區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同時,淄川區還通過選派高校“科技副總”高層次人才到企業挂職,與企業開展項目研發、平台建設等工作,切實推動企業與學校建立多層次合作關系,利用高校智力資源,以兼職方式柔性引進科技人才為企業創新發展服務,整體提升了企業的科研實力。
老工業基地孕育澎湃新動力
随着科技創新工作的日趨增強,以科技轉型為引領,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轉型發展的淄川區已經取得了不小的發展成果。根據淄川區科學技術局提供的數據,2019年度淄川區技術交易合同登記額為10.04億元,2020年度截至目前已達到18.5億元。
“如淄博重山思沃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處理危險廢物經營資質的企業,在與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緊密合作中,不斷提升着危廢處置技術水平。再如淄博祥龍測控技術有限公司,更專注于礦業生産安全預控軟硬件、輔助設備、智能輸配電控制設備技術的開發與服務,為保障礦業安全竭盡全力。”在接受專訪時,汪洪新對近幾年的高新技術産業化成果甚是欣慰,對成果顯著的高新技術企業更是如數家珍。
特别是2020年以來,更是湧現出了淄博重山思沃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淄博祥龍測控技術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技術交易合同登記額增長率超30%的典型企業。這些企業擁有獨立研發平台,研發能力持續強勁,近年來取得的科研成果在獲得良好效益的同時,也為淄川區高新技術産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摸着石頭過河,淄川區在不斷探索中,摸索出了一條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新路徑,創新人才引進方式,為創新創業搭建平台,在引進高端智力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在引進高新項目中提升産業發展層次,于引進戰略合作中不斷提升核心競争力。
産學研平台的發展,在改造傳統産業的同時,也有力地推動了礦山安全、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産業的發展。
汪洪新對淄川區的未來信心十足,“2019年度全區人才工作先進集體”“2020年度山東省科技管理系統先進集體”……一枚枚與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經濟轉型發展有關的“勳章”顯得格外耀眼。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創新擺在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未來,我們将以更加務實的工作态度,腳踏實地,為淄川區的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科技力量。”汪洪新說。
正是因為有了這份執着與堅持,才換來了淄川區産學研合作交流的生機勃勃局面,換來了淄川區高新技術産業迅猛發展的繁榮當下。